ChatGPT国内版要来了吗?
近日,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百度将于3月在OpenAI下推出类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服务。
据报道,百度已经推出了一个类似ChatGPT的应用程序,该程序将被嵌入到公司& amp#039;的主要搜索服务。这个工具的名字还没有确定,但它会让用户获得交互式搜索结果,就像OpenAI的流行平台一样。
受此消息影响,百度& amp#039;s港股股价单日暴涨近6%,但日内有所收敛,收盘跌0.58%,报136.1港元,成交额32.67亿港元,均创逾7个半月新高。
不久前,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大规模会话式语言模型ChatGPT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追捧浪潮。在国外,Google、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都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在国内,ChatGPT已经成为a股的热词,铁塔股份、万兴科技、杜佳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将对ChatGPT引爆的AIGC概念进行布局。
百度作为国内AI领域的代表企业,此刻占据先机。其用意何在?ChatGPT风格的产品能给百度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开发者乔什凯利的感叹,——Google搞定了。在这条火热的推文下,很多共鸣的人认为ChatGPT将有希望撼动谷歌搜索的地位。
有趣的是,ChatGPT & ampquot本身& ampquot是对这种赞美最大的反对。当你试图以问题的形式问ChatGPT是否能取代搜索引擎时,它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 ampquotIt & amp#039;这不太可能。ChatGPT是一种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会话式语言模型,主要用于交互式问答和聊天应用中,模拟人类的对话行为。相比之下,搜索引擎是一种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它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网络信息。#039;查询请求。他们没有。#039;没有相同的功能,所以ChatGPT可以& amp#039;不要取代搜索引擎。它们可以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ampquot
听起来像ChatGPT & amp#039;的答案似乎是& ampquot纠正废话& ampquot,但也有业内人士站在这一观点。
长期从事NLP和推荐搜索的张发表分析。ChatGPT can & amp#039;现在不要取代搜索引擎有三个原因:首先,如果提问者不愿意。#039;如果不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就无法判断ChatGPT给出的结果;其次,ChatGPT对LLM模型吸收新知识非常不友好;再次,ChatGPT或GPT4的训练成本和在线推理成本太高,平衡用户基数和成本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ChatGPT可以& amp#039;目前,它还不能取代传统的搜索引擎。#039;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威胁。
亿万富翁Chamath Palihapitiya预测,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谷歌今年将受到最大的影响,因为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让谷歌& amp#039;搜索功能不太重要。这位风险投资家说,谷歌可能不会失去世界第一的地位。#039;的顶级搜索引擎,但随着其他网站(ChatGPT)的加入,谷歌可能仍会失去相当数量的使用量。
简而言之,查马斯认为,从盈利和参与的角度来看,谷歌搜索是一个失败者。
-其他公司将能够产生高质量的搜索结果。
-ChatGPT直接给你答案,为什么还要搜索?
-即使失去10%-15%的使用量,对谷歌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
从国外厂商的行动来看,这种观点也更有说服力。比如微软,它想挑战谷歌& amp#039;在机会中的位置。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打算引入OpenAI & amp#039;聊天机器人必应(Bing)从其强大的竞争对手谷歌那里抢夺市场份额。
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认为聊天机器人提供的更具对话性和情境性的回答会让搜索用户更愿意使用Bing,因为这种方式提供的答案无疑比直接抛出网页链接要好。
"谷歌 (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alt="谷歌"/>作为回击,谷歌紧急发布“红色警报”。
根据《纽约时报》的一份内部记录显示,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参加了几次围绕谷歌人工智能战略的会议,并指示公司的许多团队重新集中精力解决 ChatGPT对其搜索引擎业务构成的威胁。
一攻一防之中,道理其实很浅显。
巨头们不愿错过任何机会,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成熟,确实有再次错失良机的风险,而这是谷歌最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有着同样处境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而言,此番出击也成了必然。说白了,ChatGPT能否取代搜索引擎,是未知的,但风险是已知的,因此最稳妥的策略便是攻防兼备、抢先布局。
实际上,早在1月初的百度Create AI开发者大会前夕,百度搜索就宣布将基于百度自研的生成式模型,升级“生成式搜索”能力。并指出,生成式AI和搜索引擎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而搜索底层技术和AI底层技术是相通的,百度从2021年就开始尝试把AIGC与搜索两者结合起来。
此外,百度自身在生成式AI领域也有一定的基础。据知情人士透露,百度的文心(Ernie)系统,一种经过多年数据训练的大规模机器学习模型,将成为其即将推出的类ChatGPT风格工具的基础。
就如同,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会破坏原有的体系。在ChatGPT赋予百度更多想象力之前,首先需要考虑ChatGPT对于原有系统的冲击,这里主要指广告系统。
拿谷歌来说,根据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的最新三季度财报,谷歌主要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广告在内的服务业务,一类是云业务。而广告业务是谷歌的收入支柱。三季度,谷歌搜索服务的广告收入同比上涨4.25%至395.39亿美元,可谓是命脉所在。
具体而言,谷歌搜索服务的广告来源是多样的。其中,关键词竞价,就是广告主通过竞价来争夺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上的显示位置或“排名”,而竞价金额和关键字设置方式将决定相对于其他竞价方的排名。
此外,广告主可以设计文字版广告,并将广告文案显示在用户的搜索结果中,或者创建可以显示关键购买信息(例如产品照片,价格和评分)的谷歌购物广告。
于是乎,问题就出现了。当采用ChatGPT的方式来进行搜索,如果系统直接给出对应的信息,自然会影响到广告的投放。前谷歌广告团队负责人Sridhar Ramaswamy也曾表示,ChatGPT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用户点击带有广告的谷歌链接。
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百度计划在用户提出搜索请求时引入ChatGPT 生成的结果,而不仅仅是链接。因此,对于百度目前的广告系统而言,挑战也是存在的。
当然,也有机器学习行业人士表明,“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广告业务最大的关键点是平台的控制力,平台的控制力越大,粒度越细,变现的空间越大。这种直接给出答案的产品形态中,平台的控制力是最强的,怎么会担心商业化的问题。”
总之,ChatGPT对于原有系统商业模式的影响更多是悬而未决的,不妨再来探讨其对于百度可能带来的利好层面。
例如,百度此前一直梦寐以求的“框计算”会实现吗?2009年8月18日,李彦宏在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提出了这个全新的技术概念。
简单来说,“框计算”就是要在百度的搜索框里,几乎能够解决用户的所有需求,相当于百度成为一切信息乃至服务的入口。此后,为了完善“框计算”概念,百度先后布局“中间页”、“轻应用”,又大手笔投资或收购一些具有巨大用户需求的垂直平台,等等。
不过遗憾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百度想要“框”住一切的野望并没有得偿所愿。也正因此,市场的格局也发生改变,诞生了两种搜索引擎,通用搜索和垂直搜索。
所谓通用搜索主要为百度、谷歌等,无需过多赘述。而垂直搜索则主要是针对某一个领域的专业搜索引擎,是通用搜索引擎的细分和延伸。一般来说,和通用搜索不同,垂直搜索引擎的数据多来源于自身平台,当某一平台上的信息达到足够量大的时候自然形成,例如淘宝。
此前,市面上已经有分析人士认为,高度专业化的垂直搜索厂商对通用搜索平台将构成重大的潜在威胁。而百度若推出类似ChatGPT风格的应用嵌入到搜索服务后,借用生成式搜索的能力,由此或将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此外,除了搜索引擎呢?譬如云业务,实际上微软已经这样做了。据外媒报道,微软公司将马上把OpenAI旗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ChatGPT添加到Azure云平台中。
微软公司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发布推文称:“在我们帮助客户将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他们自己的业务需要时,ChatGPT 很快就会出现在Azure OpenAI服务中,该服务现在已经普遍可用。”
同样,对于百度的云业务而言,作为一直强调在云计算市场中具备AI差异化优势的云厂商,云计算与AI的结合或将为其竞争日渐激烈的云市场中带来更多新变量。
AI学者Tom Goldstein曾算了笔账,按照ChatGPT是基于GPT3.5的说法,它的参数量可能为1750亿。因此大约需要5个80GB的A100来加载模型和文本,ChatGPT每秒钟能产生大约15-20个单词,如果它使用A100,那么可以在8-GPU服务器上完成。
而在Azure上每张A100每小时3美元,通常ChatGPT一次响应会回答约30个单词,生成一个单词约350ms,所以每次回答大约需要花费1美分,也就是人民币约7分钱。
按照现在超过百万用户数据,以及一个人一天约有10次提问,估算ChatGPT一天提供1000万次回答是合理的。由此,粗略估计ChatGPT每天成本消耗有10万美元,实际成本应该肯定比这个高,毕竟并行效率不会是100%。来自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布莱恩·诺瓦克(Brian Nowak)估计,ChatGPT每次查询的成本大约是谷歌传统搜索查询成本的七倍。
对此,百度架构师辜斯缪曾表示,该技术很贵,所以在具体推出时还有很多改良空间,百度已考虑很多方案来大幅降低它的单次服务成本,但如果真的要推出,也需要投入一定比例的资源维持。对于百度而言,甚至还要考虑公关问题(谷歌高管曾出于对“声誉风险”的担忧,不愿在目前的状态下发布人工智能系统LaMDA)。
显然,即便业界对于ChatGPT的热情超过了预期,但客观来说,考虑到成本和缺乏行业知识积累,ChatGPT要真正做到商用,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当然,随着ChatGPT距离人工智能越来越近,对于现有商业格局势必将产生巨大挑战,百度、谷歌之外,其他领域的商业巨头们也该保持警惕了。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ChatGPT将代替搜索引擎?谷歌内部发红色警报》
极客公园《ChatGPT,正在动摇谷歌的商业长城》
张俊林《ChatGPT会成为下一代搜索引擎吗》
(举报)
发布时间:2023-02-02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