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得病如山倒,能脱手如线。”疾病来的时候像山崩一样迅速,但是治疗和康复的过程是很漫长的。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后,并不意味着患者可以高枕无忧,因为手术的结束是身体恢复的起点。
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郎平2017年在美国芝加哥顺利完成第12次手术。手术后,她留在美国进行康复训练,并反复强调运动康复的重要性,称康复是一个比手术需要更长时间、更需要耐心的项目。但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对术后康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首先,他们意识不够。很多人更注重治疗而不是康复。其次,资源不足。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很难同时满足住院病人和术后病人的需求。这也是相当比例的患者治疗后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的直接原因。
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康复医疗的滞后有望得到改善。重视术后康复的医疗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医院系统,将术后服务延伸到院外,弥补线上服务不及时的问题,既能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术后康复管理,又能逐步完善机构康复医疗服务,弥补国内康复医疗服务的不足。
制定术后康复计划,提供专业指导
以国内骨科手术为例,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国内骨科手术疗效一般的原因是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患者在外固定期间和外固定解除后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康复指导,必然会造成制动期正常关节的粘连、附近肌肉关节囊和韧带的挛缩。如果有专业的医生能够对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进行指导或协助,就可以避免关节功能障碍,不会出现原有关节功能受限的加重。
互联网的出现使手术的术后康复管理成为可能。比如借助尚义智信互联网医院系统,医疗机构可以组建专门为患者服务的康复医生团队。一、康复医生和骨科医生密切配合,根据患者的病情、性格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方案,包括肌肉收缩练习、关节练习、负重练习等。在康复的不同阶段,系统会每天按时向患者推送康复项目,患者根据计划在页面点击“完成任务”,医生页面会根据患者有无执行显示。
医患密切配合,推进计划高效执行
当然,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医患双方必须互动,才能保证康复效果。比如,医生向患者发出康复提醒或要求后,患者不仅要按照计划内容进行练习,还要将练习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和不适反馈给医生,供医生分析病情进展。此外,患者可以拍摄运动的视频并上传到系统中,这样医生就可以根据视频中的运动范围和标准给出相应的意见和指导,给院外的患者更准确、实时的意见。双方紧密合作,促进计划的有效实施。
这种术后康复将患者的被动休息变为主动配合,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概率。
医生团队实时互动,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
手术后,大多数患者都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养和康复。手术后,有些患者会出现一些生理功能的损伤,比如肌腱断裂,身体功能有缺陷的患者必然会出现缺陷心理。还有一些患者免疫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容易出现并发症,
互联网系统支持医疗机构按照基于价值的医疗计划组建医生团队,由不同资质的医生和护士组成。团队成员可以合理分工,保持与患者的在线沟通。如果患者在院外遇到任何生理或心理问题,医生团队都能及时回应患者的诉求。有了这么多一对一的实时指导,患者在院外的身心康复有了更强的保障。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医院,通过在线直播、短视频、教学文章等方式,为患者推送不同的术后康复知识。既能帮助患者了解什么对身体有益,又能增强其康复信心,为其康复提供帮助,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
术后康复是一项重要的医疗项目,值得所有医疗机构和患者的重视。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机体功能,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能性,促进机体正常功能的形成。医疗机构可以借助互联网医院系统为患者定制康复方案,不仅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医疗水平。
发布时间:2022-03-01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