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瞿)记者从16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了解到,十八大以来,寿险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保障民生、促进消费、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拥有90家个人保险法人机构。今年1-11月,个人保险费收入3.1万亿元,占保险业的74.1%,同比增长7.4%;寿险公司总资产近20万亿元。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宏表示,目前,中国有3亿人购买长期人身保险,参保人员近6亿人,商业人身保险覆盖率达到42.7%,风险保障总额超过1000万亿元。前三季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城乡居民10多亿人,参保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4个百分点。截至11月底,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18.5万亿元,占全行业的88.3%,其中大部分是长期资金,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黄宏介绍,商业健康保险快速稳定发展,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86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0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截至今年11月底,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7641亿元,同比增长16.4%;薪酬支出2531亿元,同比增长22.4%。下一步将是加大商业健康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面;鼓励引入长期健康保险,鼓励将目录外的合理医疗费用作为商业健康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医保与健康管理的融合,从“保病”到“促健康”。
黄宏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仍然落后。到今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养老保险的原始保费收入为551亿元,仅占寿险原始保费收入的2.1%。下一步,加快发展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支持设立养老保险公司、养老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支持境外资本参与各类养老保险机构的设立,支持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开展商业专属养老保险试点,提供更加灵活的养老积累和征缴服务。
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颖东表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14家保险公司在15个省的35个城市参与了长期护理保险计划,覆盖超过5000万人。保监会将加强与国家医保局的沟通与合作,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数据分析和经验积累,合理设计保障方案,科学核定成本费用,禁止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
保险资金规模迅速增长,投资领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司司长袁表示,截至2020年10月底,保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和非公开市场投资为实体经济筹集了18万亿元。下一步,保监会将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长期产品,根据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创新产品形式,丰富长期资产市场;简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行政许可项目,推进资产支持计划登记制度改革。
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7日07版)
发布时间:2022-02-09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