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和城市物流配送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出行领域,绿色出行深入人心。绿色交通有望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出行时尚环保
加快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让公共交通更加便捷。
“我家离单位大概5公里。我过去常常开车上下班。自从胡美绿道改造后,只要不下雨,我就骑自行车上下班。不仅低碳节能,还能让我一路欣赏沿途美景,呼吸一路新鲜空气,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市民张力云说,骑自行车上下班可以实现多重目标。
走在青云谱区八大山的胡美绿道上,总能看到很多市民骑行,骑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首选。
“城市绿道建设是一项惠民的民生工程。可以装扮城市,增加人们的幸福感。”青云谱风景名胜区区委书记叶秀堂说,近年来,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对胡美绿道进行升级改造,新建绿道约1公里,改造绿道约3.3公里,增设自行车道,帮助居民绿色出行。
花草树木.在云南省安宁市,满堂川慢行系统处处是生态绿道。“慢行系统整合了健康步道和自行车慢车道。两条路被各种各样的树木和灌木隔开。沿路有休息区和观景台,对市民很有吸引力。”安宁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科科长姜奇说。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梁双禄认为,绿道在各个城市的普及,反映出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交通是简单、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创造高质量生活,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云表示,从消费的角度来看,绿色交通涉及购买、使用和管理。从参与者来看,涉及政府、企业、消费者。近年来,我国绿色交通发展迅速,低碳环保交通发展格局逐步确立。
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明显提升。比如,北京通过建设互通便捷、多网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绿色出行创造了条件。2022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预计达到74.6%。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比例逐渐增加。在一些中小城市,“绿色城乡交通圈”正在加速培育。如安宁市现有公交车437辆,其中新能源车343辆,占车辆总数的78%以上。预计2023年新能源公交车将投入运营。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
新能源汽车供销两旺,运维服务体系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
“我在手机地图APP上查到,苏溪大道沿线增加了一个充电桩站点,用起来很方便。手机扫码就能支付,快充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近日,在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体育公园停车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旁,正在给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车主胡小军说:“现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越来越多,我们使用新能源汽车也更方便、更安全了。”
在中小城市,苏的极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13.4%。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王云认为,随着充换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有望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助力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
“车辆噪音低,基本没有晃动,所有新座椅、空调、消防设备等等都有,很舒服。”江西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村民张晓红说。近年来,余江县不断完善新能源公交服务设施,方便群众出行。“现在,我们总共投入了30辆新能源公交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方便、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公交服务。”余江县客运站相关负责人说。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
5年,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和20%。王蕴建议,要着力推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深入开展各类新能源车辆的下乡活动,鼓励车企研发推广适合农村居民出行需要、质优价廉、先进适用的新能源车型。数字技术深度赋能
利用智能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出行共享率,激发居民绿色出行意愿
“我与朋友经常一起乘坐顺风车,能有效减少碳排放量。”河北大学学生屈元馨认为,在出行方式日益智能化、共享化的背景下,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能为环保节能、减缓交通压力贡献更大力量。
嘀嗒出行发布的《顺风车“零碳出行”调研报告》显示,98.12%的受访者愿意引导身边人践行绿色低碳。嘀嗒出行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李金龙说,顺风车等智慧出行业务要加大模式创新和技术赋能,推动形成互助出行和商业出行相结合的绿色出行方式。
去年9月,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与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发布的《共享骑行减污降碳报告》显示,5年来,美团单车及电单车用户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8.7万吨,相当于减少了27万辆私家车行驶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近年来,运输服务更加便捷智能,技术应用创新活跃,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一些地方政企联手利用智能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居民绿色出行意愿。
2020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高德地图等共同启动“MaaS出行 绿动全城”行动,截至今年3月23日,在高德地图APP参与该活动的用户数超过100万。“我们将进一步依托数字技术创新,丰富碳普惠内涵,持续扩大碳普惠激励范围,让人们绿色出行的体验更加美好。”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说。
“出发时开启高德地图骑行导航,骑行一公里前往地铁站,下地铁后再步行500米到达目的地,全程可获得5千克左右的碳减排能量。这些积攒的碳减排能量既可用于参与公益活动,也可用于兑换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等礼品。”北京市民张玲说。
王蕴说,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智能化、共享化的出行方式走入百姓生活,有助于大幅削减交通污染排放量。未来要进一步秉承集约发展理念,创新出行模式,深化技术赋能,提高出行共享率,优化城市运力,助力交通出行节能减排。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30日 19 版)
发布时间:2022-03-30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