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腰突症成为心理上过不去的坎儿

在日常门诊中,患者一旦听说自己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会抱怨:“哎,我生活规律,运动规律,年纪轻轻怎么会生病呢?”同时内心紧绷,情绪波动明显,心理压力骤然增大,尤其是年轻人!

52291645484430185

以下几点常被归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绪波动。首先,由于起病急,发展快,患者本身缺乏思想准备,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导致焦虑、紧张、失眠、烦躁等焦虑情绪波动。其次,患者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往往需要卧床一段时间,或者不能久坐,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病情严重时需要手术,容易产生抑郁等抑郁情绪波动。上述情绪波动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理疾病。

但是,情绪波动和精神疾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绪波动通常是有一定原因的,往往归结为腰部疼痛难忍,疼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而精神疾病引起的情绪波动属于病理性情绪,不会无缘无故产生,或者虽然存在疼痛难忍等一些不良因素,但患者通常会“小题大做”。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绪波动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时间限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在外界的配合下,通过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迅速调整恢复正常,而精神疾病患者的不良情绪症状往往持续存在,无法自行调节,通常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情绪波动持续爆发超过一个月就可以考虑精神疾病的可能,要及时就诊。

(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正常的情绪波动一般不会完全破坏原有的生活节奏,严重损害社会功能,而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会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程度地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正常的情绪波动大部分可以自行调节,不会造成情绪失控,没有逃避甚至摆脱的想法或行为。而精神疾病患者会将精神疾病症状中产生的负面思想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法自拔,痛苦万分,从而产生“摆脱”的想法。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状态和身体不适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躯体感受,甚至放大症状的严重程度,影响治疗效果。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可怕,有一定的情绪波动也是人之常情。不要让腰突成为心理障碍。你要主动寻求专业骨科医生的帮助,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听从医生的建议,和腰突说拜拜!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精神疾病,不要害怕向临床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只有身心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豪

导游:东健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

本论文得到了以下项目的资助: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

(编号:20DZ2312000,21DZ2302900)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

(编号:GWV-10.2-XD11)

发布时间:2022-02-22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