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教师团队两次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内科学系、放射科两支团队入选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通知》,以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教授为首的内科系师资队伍成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师资队伍”。此前,以我院金教授为首的放射科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教师团队”。

国家黄大年式高校教师队伍旨在选拔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为教育改革发展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的高校教研单位和创新团队。2017年,教育部认定200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队伍”。时隔四年,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队伍”出炉,200支全国教师队伍入选。

让我们走近两所北京协和医院“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了解他们的风采——。

内科学系教师团队

88881644534678061

协和医学院内科学科门类齐全,各专业长期处于复旦中国医院专科名单前列。内科教学团队秉承“严格要求、精英教育”的教学传统,传承老一辈专家对患者无私的爱,践行“濒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严谨治学态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致力于学习的优秀教师,为全国输送了大批医学人才。

坚持“科大内部查房制”的优良教学传统,优化教学体系。建立全新的贯通培养模式,突出基础理论、前沿知识、临床实践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主持编著多部国家规划教材,《协和经验》被写入教育部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坚持创新,始终坚持床边教学,不断学习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形成全方位的培养体系;重视教学评价反馈,通过“日常监测、专项评价、效果分析”相结合,构建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创新性地融合“能力本位”理念和“360度评价”要求,分阶段、多角度、多层次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探索基于评价数据的个性化反馈流程。

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指导着团队的研究方向。“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疾病”,是协和几代医家的追求和责任。“多学科合作、协同研究”是团队的优良传统。团队积极参与疑难罕见病的研究和教学,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建立了国家罕见病五位一体质控中心、国家级疑难重症和罕见病诊疗协同网络和协同创新平台,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从抗洪、抗非典、抗震救灾,到援藏、援疆、援蒙,都有谢赫的医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以张抒扬、杜斌为代表的队员们,身着白衣,冲锋陷阵,为中国制定全球疫情防控计划贡献力量,为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放射科教师团队

2161644534678279

协和医学院放射科医师团队历经百年历史,十余代教师传承,形成了成熟的教学团队和先进的教学思想体系,在放射科教育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医院教学体系中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我们不断吸引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以老带新,为教学和培训实践提供平台

团队一直很重视医学教材的编写。多年来,编写出版了许多诊断放射学的教材和工具书,为初学者构建了扎实而先进的诊断放射学知识体系。搭建国家级教学平台,医学影像教学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结合多模态教学法,用临床逻辑思维训练代替传统的知识点记忆,用道家思想统一手法,用明道优化手法;更新教具,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引入和研究“课堂互动反馈系统”“3D打印融合断层解剖模型”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升级迭代考核方式,将客观标准化考核方式引入临床医学生放射学考试。

团队工作的科室长期位列复旦中国医院专科名单第一,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渗透不断提升知识传递。团队一直走在临床、教学、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服务广大患者。

传承师道,弘扬百年教育文化,成就万千医学人才。早在谢赫医院成立之初,就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严格、规范、国际化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三基三严”医学人才培养的浓缩经验至今仍被全行业津津乐道。近年来,医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和“临床医生”

学博士后培养”等项目,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精英。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协和全体教师将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优秀经验,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看别人看不了的病”为导向,秉持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创新,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教育处

图片/宣传处

编辑/洪成伟

主编/陈明雁 

监制/吴沛新

发布时间:2022-02-12 21:05